智驾技术的初衷是为了降低人为失误,使驾驶更加安全,智能化是汽车业发展的大趋势,因而在汽车智能化的推进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应是企业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功底。
在业界专家看来,虽然智驾技术突飞猛进,但离真正成熟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任何复杂场景中的突发状况,或者意想不到的小概率事件,都有可能成为交通事故的元凶。从这个角度来看,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越多的智驾方案,识别能力更强,安全能力更高,未来智驾升级的可能性更大。
在业界看来,考察一家企业的智驾能力,可以从其研发投入来判断。比如智驾头部企业华为,2024年财报显示,华为研发投入1797亿元,占到总营收的20.8%。
另一个考察智驾能力的指标则是车企的技术功底。汽车产业具有复杂的生产技术和上下游供应链,各个环节风险巨大,对品控的要求也极高。尽管当下新技术迭代快速,但车企在制造领域的积淀和对供应链的把控能力仍不可小觑,这也是跨界造车的科技企业往往选择与制造功底深厚的传统车企合作的原因。传统车企对于“极端场景下的生存率保障”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更长期的技术积淀,在科技企业先进技术的加持下,双方强强联合才能更好保障智驾安全。
从全球范围来看,无论是技术研究还是产业发展,中国汽车业在智驾领域已处于引领地位。然而,要真正实现智驾普及,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包括法律、政策、产业、科研等方面的深度协同。当下,行业企业更应引导公众正确认识智驾、规范使用智驾领航辅助功能。近日鸿蒙智行发起的“全民出行安全倡议”以及智驾安全科普活动,正是呼应智驾“强监管”、推动智驾行业健康发展的探路实践。
值得期待的是,在快速演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智驾领域正在打开新的发展空间。放眼更远的未来,汽车将不再是个人驾驶工具,而是整个社会交通系统的一部分,是庞大的智慧交通调控系统下的移动终端,安全,这一汽车智能化的终极目标也将会实现。
(原标题:安全是汽车智能化的终极目标)
上一篇:闽山闽水物华新|打卡福州
有话要说...